山海关有多难攻打?为何清军26年来宁愿绕路也不敢打? 每日热文

2023-02-21 17:45:37   来源:戏说三国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工程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世界军事工程历史上的一个奇迹。长城的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古长城,后来诸侯争霸时期,出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需要,各个国家开始陆陆续续建造长城。


(资料图片)

不过,由于制式原因,各国修建的长城都多多少少有些不同。第一次大规模成建制的修筑长城,则是在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才开始进行的。

之后的历朝历代均会在秦长城的基础上,对长城进行加固修葺,如今现存于世的长城大多数都是明长城。回看历史长河,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在几千年来的历史考验中,还是相当成功地完成了它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使命。

天下第一关

整个历史上只有两个塞外少数民族成功突破长城入主中原,一个是蒙古族,南宋末年时分把握机会入主中原,另一个则是满族,多尔衮打入了关内。

不过,明末时分的长城却也不是豆腐渣,而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只是由于吴三桂的叛变,才将万里长城变成了虚设之物。明末边境上,满族多次对长城发起攻打,但是有一个关口却令满族噤若寒蝉退避三舍,那便是山海关。

这样的一个关口,凭什么能让骁勇的八旗铁骑如此恐惧呢?山海关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明初时期,刘伯温就相中了山海关的位置,向朱元璋建议在此地修建军事要塞。

当时,刘伯温提出了“此地南入海北依山,可当得上山海之关”的意见,朱元璋深觉有理,于是便为此关题下了山海关之名。起初,山海关的建立是为了在大都(今天的北京)附近防御变乱。

可是,后来随着朱棣江都城迁都到北京之后,山海关的战略意义再一次上升,变成了拱卫京城最重要的屏障。总的来说,山海关见证了明朝的所有历史,见证了大明王朝建立、兴盛、没落的整个过程。

火器全方面配置武装的山海关

山海关,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关隘口,而是一个城池群。它并不是单单一座城池关隘,而是由东罗城、威远城等等一系列的辅助城池所组成。

这些城池相辅相成,攻击了其中任意一个城池,就要面临其他所有城池的援军合围的必死局面。可以说,想攻破这样一个城池集群难于登天。

作为游牧民族的满族,很难承担攻击这样一个城池集群的损失和成本。其次,作为长城东线的起点,山海关的驻军是最多最精锐的,明朝中后期活跃于东北地区的军队,是明军中最强大的关宁铁骑。

他们是受过严格训练,专门为了防备关外满族骑兵而存在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全员配置火器,从装备上就已经领先了当时满族军队太多。

山海关还常年备有大量的红衣大炮,这些大炮威力之大,甚至能将操作大炮的炮手反震至死。古时,火器装备对于满清游牧民族军队的杀伤力之大难以想象。

据史料记载,明军红衣大炮每一次开火都只有四个字记载:“尽皆糜烂”,从这四个字的写照中,不难想象红衣大炮等火器,对于当时的满清军队来说和死神之手差不多。

在它们面前,清军的骑兵成为了活靶子,守军只需要以逸待劳,利用先进的火器就可以轻松抵抗消灭满清军队。可能有人说,清军可以围城啊,要知道山海关内存有足以坚守数载的粮草,根本不惧满清军队的围城。

努尔哈赤的落败以及山海关的不攻自破

前文提到过,作为北京的直接屏障,山海关一路南下就能直达北京,碍于山海关的特殊地位,它在整个明朝都是作为北方的第一军事重镇,这里所修筑的军事防御工事自然称得上全国最坚固。

城墙厚度上而言,山海关的城墙厚度足足达到了7米,完全能够防御一般的投石车和攻城锤的直接冲击。其次就是山海关城墙的高度,山海关的城墙足有15米以上的高度。

这个高度放在现代社会,也是足足有五楼甚至是六楼那么高的高度,不依靠攻城云梯根本不可能攀上城墙占领城墙。最后就是,针对关外的少数民族主要以骑兵为主这一个特点,山海关的护城河足足有五丈之宽、三丈之深。

任你人马再怎么强壮、强大,都不可能跨越这般堪称天堑的距离。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将山海关打造成了一座堪称铁堡的城池。对清军而言,山海关就犹如一道天堑,根本无法跨越。

可是问题是,如果不能攻占山海关,那也就意味着清军的骑兵根本就没有办法进入中原。即使绕开山海关也不现实,一旦山海关守军得知,前后夹击之下清军骑兵只有死路一条。

清军也曾绕路攻打明朝,甚至取得了一系列的战役,但却没有取得真正的主动权,依旧无法突破山海关。简单来说,只有占领了山海关才拥有中原的主动权,因此就算再难,清军将帅也不得不尝试攻占山海关。

也是因为如此,清军最高首领努尔哈赤曾选择率领骑兵强攻山海关。可惜的是,努尔哈赤的算盘打得精,却比不上袁崇焕的火炮效果来得直接。

袁崇焕直接利用红衣大炮,在占据有利位置的条件下以逸待劳,真正做到了“红衣大炮所及之处,尽皆糜烂”。就连努尔哈赤本人都在这场战斗中身受重伤,最终因伤不治和失败的愤懑之情而亡。

这就是明史之中对清军攻打山海关一带的血的教训与代价,自此之后,清军再也不敢攻打山海关了,这其中整整26年,山海关都没有迎来清军的骚扰。

直到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死,大明王朝才落下了帷幕。可惜,李自成逼反了吴三桂,吴三桂在惊恐愤怒之下向清军投降,山海关不攻自破。

简单来说,山海关不是被清军攻破的,而是被吴三桂主动打开的。历史总是爱跟人们开玩笑,最坚固的城池也抵抗不住内部的分崩离析,吴三桂被李自成逼降,让山海关在一瞬间就不攻自破。

同时,他还将关宁铁骑这支生力军奉送给了清军。山海关最后会在这种方式下被破实在是令人唏嘘。康熙时代,张廷玉曾在长城上留下了“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的诗句。

也正是在康熙年间,康熙帝下诏不修长城,而是要修筑起人们内心的长城。诚然,再坚固的壁垒在人心面前也会变得脆弱不堪,山海关以这种方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不由得令人深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