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冠群】
西藏于现代化的历程中,无可避免地也历经了文化变迁。
(资料图)
在西藏文化变迁当中,最重要的是必须保护西藏文化之中的精华,以及最具特色的部分,使之能够永存于世,继续流传下去。且应将部分精华如藏戏、藏医、藏传佛教的各种仪式等,开发成文化产业,予以推广出去,并以异文化展示活动方式,让全世界都能认识与欣赏。
要达成此目标,则需属于此文化的“局内人”,与非属此文化的“局外人”通力合作,除了透过科技保存文物、经典及各种口传文学、音乐、舞蹈、民间故事、谚语、民谣等之外,亦需如前文所云开发成产业形式,予以推广。凡此中国政府均投注了大量资源,戮力达成保护西藏传统文化与产业开发的目标。此等丰硕的成果,乃世人有目共睹。
以上种种,个人本于所见所闻,发抒个人浅见,敬祈赐教。
一
“人权”于现今世界被喊得震天价响,是为公认的普世价值。有四项联合国文件包括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公约及公民与政治权利公约均陈述了人权。在人权运动兴起的同时,也产生了一股所谓“文化权”的意识。
“文化权”赋予对象为群体,例如少数民族、原住民社会等。“文化权”包含一个群体的许多能力:保存他们自己的文化、用祖先方式教育其后代、延续其语言,以及不会被国家剥夺他们居住地区的经济根基等。
另与此有关的所谓原住民知识产权,主要目的在于保存每个文化的文化根基,包括其核心信念与原则,因此原住民知识产权是文化权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内容为必须让原住民群体得以掌握,哪些人可能会知道并利用他们的集体知识及其应用方式,因为许多传统文化知识,实际上是具有商业价值,诸如民族医学(ethnomedicine,传统医疗知识与技术)、化妆品、农作物、食物、风俗、艺术、工艺、歌谣、舞蹈、服饰及仪式等。
依据原住民知识产权的概念,一个特定群体可以决定他们的原住民知识,以及这套知识的产物,可采用何种方式被使用与传布,并需要被补偿。
依据上述所谓的“文化权”与“原住民知识产权”的概念,就中国西藏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状况,以所见所闻发抒个人浅见,敬祈赐教。
在山南市琼结县,久河村卓舞队的队员在表演国家级非遗项目“久河卓舞”。(图/新华社)
二
众所周知,中国西藏地区是非常特殊的地区,有着“世界屋脊”之称。于1949年以前,西藏由于内外交通不便,加上对外采禁地政策(Forbidden land policy),外人鲜少有机会进入西藏一窥究竟,因此博得地球上“神秘而不可测”的地区之一。对于传统的西藏社会与文化,显然对于未亲践斯土的外人,确实有着过多的幻想,而赋与“人间的最后一块净土——香格里拉”的头衔。
然而事实上,当时的西藏长期处于少数的僧侣和贵族专政的状态,仅有大约占当时西藏人口5%的僧侣和贵族,属于识字及享有上层且精致文化活动的少数特权阶级,其余绝大多数的民众,每天汲汲于营生,为沉重的赋税、徭役、乌拉,以及耕种赖以糊口的薄田或于高原上游牧,而劳碌终年,受到剥削与压迫的情景,与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相较,真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1959年以后,西藏有了翻天覆地的大转变。中央政府废除西藏僧侣和贵族的专政,以及一切旧有不合理制度与苛捐杂税,并将民众所挂欠贵族的单据,包括卖身契、高利贷借据等集中起来,一把火烧掉。这惊天一烧,正代表着将旧贵族与僧侣加诸于民众身上的桎梏,予以彻底地摧毁。并让多数的民众能够有机会参与公共事务。
另一方面,西藏的客观环境在中央政府锐意且不计代价的建设,包括能源、交通、经济生产、社会、教育等等,均不可同日而语,与过往的西藏已有天壤之别,特别在以下两个方面突显出西藏“今非昔比”:
(一)交通方面:昔日西藏对内、对外交通之困难,名闻遐迩。
对内交通不便,货物、邮件全靠人力及畜驮运送,例如西藏雅鲁藏布江上只有明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几条铁索桥,连英国赠送给达赖喇嘛的汽车,由于没有公路,都只能拆卸汽车以牲畜驮到拉萨。又如民国时期内地前往西藏的快捷方式,竟是先乘船至印度,再由印度转至西藏。由此可见当时西藏内外交通之险阻。
然而,时至2021年,“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那曲至拉萨高速公路已通车,西藏全区一级及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1105公里,除阿里地区外其余6市均有了高速公路。更不用说对外联线公路、铁路,如青藏公路、川藏公路、藏尼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青藏铁路及航空运输等,四通八达,真有如为西藏打通任督二脉,此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打破了西藏以往内外闭塞的困境,促进货畅其流,外界经援速捷到位,使得经济快速发展,促使西藏地区得以脱贫,民众生活水平提升,不再为贫穷所困。
(二)教育方面:往昔西藏的教育是专为贵族及僧侣而设,贵族学习藏文与算术,目的在于熟习书写书函与公文,以及收取赋税计算所用,僧侣则是为研读佛经所用,此为上层贵族和少数僧侣的特权,于1959年以前也仅有2000余名僧侣和贵族子弟在旧式官办学校和私塾学习。但占绝大部分人口的广大民众,却没有上学的权利,而成为文盲。
然而,中央政府于1959年以后投入大量资源,广设各级学校,从西藏大学、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农牧学院、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到各中小学,至2018年西藏各级各类在校学生已达66.24万余人。
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诸如实施免费教育,藏族学生自小学直至大学毕业的学费,全由政府支付。从1985年起,又对部分藏族中小学学生实行包吃、包穿、包住政策,在广大农牧区学校推行寄宿制。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实行“以当地民族为主”的原则,在大中专学校招生中,优先录取藏族等当地民族考生。进一步兴办藏语文、藏医学、藏族艺术、藏族历史等藏族文化系科(专业)、学校等。
上述一系列的推广教育措施,不但将西藏地区的知识水平大大的提升,而且开阔了眼界,得与世界各地的知识信息同步。
西藏在中央政府与自治区政府通力合作下,透过上述的种种措施,经历了一场“现代化”的洗礼,不但与世界潮流同轨,而且在各方面均获得长足进展,有如脱胎换骨。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