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资讯丨惠东组建380支反诈宣教队伍 反诈宣传入眼入脑入心

2023-06-01 11:12:31   来源:今日惠州网

日前,惠东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惠东县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记者了解到,惠东县委、县政府坚持将深入反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全力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民反诈工作格局的同时,“宣传”是报告中的高频词。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提高市民反电诈能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措施

群众一边游公园一边学习反诈知识

炎炎夏日,熏风徐徐。傍晚,不少市民来到位于惠东县城的南湖公园休闲、纳凉,这里是惠东县首个反诈主题公园。

“凡是向陌生账户转账的都有可能是骗钱;凡是要登记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的活动都要警惕;凡是电话办案的都是骗子。”每天都到公园散步的魏大叔熟悉地背出了反诈顺口溜。他说,公园里的反诈宣传栏他都有认真看,还会给老伴宣传。

“现在反诈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简短易懂,很多人的反诈意识都得到了增强。”带着孩子到公园散步的蔡女士说。

“我们结合南湖公园的景观及特点,结合真实案例,与环境匹配,设计创作了很多反诈元素融入公园里,各类反诈宣传栏、警示栏、提示牌等就有200多块,还有电子屏,让群众在游园过程中更加直接清晰地学习反诈知识。”惠东县反诈中心民警王毅飞介绍,这些提示牌内容是可更换的,民警会根据阶段内的最新诈骗警情变化情况,及时更换最新的安全提醒内容。

将反诈骗宣传融入公园景观之中,以实现反诈宣传精准覆盖,提升群众的防骗意识,是惠东县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有效措施之一。

“反诈宣传是减少人民群众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要针对不同群体特点,进一步加大反诈宣传力度,深入开展上门宣传、反复宣传、精准宣传,最大限度提升宣传工作受众面和认知度,提高群众防范意识。”惠东县人大常委会在有关审议意见中明确指出,接下来,有关部门应持续开展反电诈宣传教育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加强对企业人员、师生、老年人、家庭妇女、务工人员等群体反诈宣传教育。针对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较少的社会团体,教育部门要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纳入学校安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教师提高警惕,防止落入诈骗陷阱或者受骗参与网络“黑灰产业”。宣传部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宣传引导,向社会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公安部门定期在媒体发布被骗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警示教育群众,提升识骗能力。大力推广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个人防护能力。

成效

去年以来成功劝阻拦截相关案件2.4万起

近年来,惠东县各级各部门全方位、广覆盖开展防范宣传,根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特点,针对不同的潜在易被骗群体进一步细化方案,因地制宜地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同时,提升预警信息监测发现能力,及时发现潜在诈骗案件和受害群众,采取劝阻措施,帮助群众捂紧“钱袋子”。

目前,全县建立了380支共约2100人的宣教队伍,开展各类培训1000余次,受众人员达到10万余人次。分类分级开展预警劝阻,建立县、镇、村、网格4级预警劝阻联动工作机制,县反诈中心强化后台支撑,严格落实县级反诈中心二次研判、跟踪落地,派出所反诈小分队落地查找、见面劝阻等机制,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为群众挽回损失。去年以来,共处置相关预警线索88万余条,成功劝阻拦截相关案件2.4万起,拦截转账资金700余万元,止付冻结账号5160个,冻结金额3360万元,已为群众返还资金158万元。

同时,强化打击力度,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质效不断提升。县公安部门围绕专案侦办、断卡行动、线索快查快打等重点工作,向电信网络诈骗等社会突出犯罪主动亮剑,加强打击治理力度。去年以来,全县累计共破涉诈案件634起,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2861人;捣毁GOIP(一种虚拟拨号设备,是诈骗分子普遍使用的新型诈骗工具)团伙18个,打掉49个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提供银行卡帮助诈骗团伙转移赃款的“跑分”团伙,打处涉嫌洗钱“金店”8间。

今年以来,惠东公安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高发势头,不断细化线上线下各项宣传工作措施。线上发挥新媒体优势,共发布原创反诈宣传推文43篇,总阅读量达70万,推出原创宣传短视频11条,总播放量超250万。联动省、市、县各级媒体深入采访报道,并联合惠东广电网络、惠东电视台创新制作《你的钱袋子守好了吗?》反诈宣传短视频,获得较大关注和反响。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线下反诈宣讲13场次,切实提高群众反诈意识。

案例一

接到“警官”来电险被骗转账

5月16日,惠东公安城南派出所接到县反诈中心预警信息,辖区某厂工人胡女士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接报后,反诈警员多次联系该当事人均遭拒接电话。根据研判分析,反诈警员立即致电该厂厂长帮忙寻找事主,最终在员工宿舍找到胡女士,成功制止了此次诈骗。

当天15时许,正在工作的胡女士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西安警官”,称在犯罪现场找到胡女士的身份证,办理了贷款260万元,需要胡女士到安静的地方添加微信进行视频操作。胡女士想到之前自己确实丢过身份证,听到260万元贷款,整个人都慌了神,连忙跑回宿舍。在与骗子视频聊天后,看到骗子身穿警服,胡女士深信不疑。

就在胡女士准备根据骗子指示将自己银行卡内的钱转到骗子的“安全账户”时,厂长及胡女士亲戚及时赶到宿舍,夺过胡女士手机挂断电话,阻止了这次诈骗。

案例二

微信传来“逮捕令”骗取银行卡密码

近日,住在黄埠的朱女士接到一通自称是“惠州市公安局办案民警”的电话,称朱女士涉嫌一宗“洗黑钱”案件,并通过互加微信发送了“逮捕令”和一张穿着制服的“警察”图片给朱女士,要求她配合调查,将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否则会被冻结资产还要面临法律制裁。

看着“逮捕令”上写着自己名字、头像和银行卡号等信息,急于自证清白的朱女士对“办案民警”的话深信不疑,根据对方指示开启了电话呼叫转移,同时下载“远程操控”手机APP,让对方远程操作自己的手机。

此时,惠东县公安局黄埠派出所接到预警后,民警多次拨打朱女士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通过智慧新警务,民警火速赶往朱女士居住地找到了她。民警立刻挂断了朱女士的视频通话,她这才恍然大悟对方是诈骗分子,并慌张告诉民警其已经将银行卡密码告知骗子。随后,朱女士在民警的帮助下到银行更改了银行卡密码,成功保住了卡内资金。

温馨提醒

1 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的带有“公检法”名称标记的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都是诈骗!

2 公检法等机关绝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进行案件处理。

3 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号”,没有资产清查或自证清白的程序,不会让市民转账汇款,更不会要求去贷款平台提现。

4 不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不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

5 个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是个人账户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切勿告诉他人。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洪鹊儿 赖金朗 通讯员权闯 蔡依男

标签: